安庆市2019年加快推进首位产业发展的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中共安庆市委办公室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首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庆办发〔2018〕29号),围绕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过程管控,进一步做实做深做细“十个一”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各县(市)、区和安庆经开区、安庆高新区(以下简称“各地”)首位产业发展,制定如下方案。
一、发展目标
推动首位产业集群化、加速度发展。力争到2019年底,首位产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建成 10 个百亿级首位产业集群。其中首位产业工业产值达1300亿,增长20%左右,首位产业首位度超过50%。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规划落实,开展产业研究
各地要贯彻落实首位产业规划,成立专班全面开展首位产业研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开展专题研究,梳理目标企业,寻找发展合作机会。
1.组建首位产业研究专班,就首位产业市场动态、政策动向、技术方向进行全面深入研究;
2.定期邀请专家顾问、商(协)会、研究机构、规划编制单位就规划中的重点课题开展专业研究;
3.向专业机构、专业杂志、专业网站购买信息和服务,动态掌握首位产业信息资源;
4.建立首位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库、首位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库、首位产业发展资料数据库。
(二)优化专家顾问结构,发挥专家顾问作用
各地要不断优化专家顾问团队结构,充分运用专家顾问掌握的企业、技术、市场等资源,为首位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动态调整并优化专家顾问团组成结构,应涵盖政策、技术、市场和企业等各类型专家;
2.发布、认领行业难题和企业问题,运用专家顾问掌握的资源进行解决;
3.邀请专家顾问参与首位产业招商引资、规划修订、项目论证、企业培育、研发平台等工作,为重点项目把脉,为现有企业诊断。
(三)建立目标企业库,开展“三个围绕”招商
各地要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围绕目标企业、产业链、技术资源开展招商。
1.围绕目标企业,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开展精准招商;
2.围绕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牵动性强的整机企业和上下游关联度高的关键配套企业;
3.围绕技术资源,注重引进首位产业领域的研究机构、行业领军人才,集聚技术成果、研发团队,推进技术与资本嫁接,建设重大项目;
4.组织开展招商实务培训,举办首位产业招商推介活动;
5.完成市级下达的县(市、区)首位产业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首位产业项目数占比不低于70%。
(四)建立联系企业制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各地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通过联系常态化、指导专业化、服务精准化,推进企业上市和企业家培育,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建立市级领导、县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每季度会同企业就全面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协同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促进企业提升发展能力、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企业强化战略管理,推进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作等6个方面开展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2.大力开展企业家培育工作,举办或参加“名企名校行”、“企业家大讲堂”等企业家培训活动;
3.进一步摸排龙头骨干企业,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报会;
4.全年培育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不少于1个,5亿元以上骨干企业不少于2个。
(五)发挥研发平台作用,深入推进“三个创新”
各地要切实发挥各类研发平台的作用,深入推进融合创新、开放创新、自主创新,提升创新能力。
1.推进开放创新,通过开放创新“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创新资源向本地汇聚;下大力气植入与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共建的研发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新增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研发平台要协同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课题研究等工作,在研发课题上有所突破。
2.推进融合创新,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采购、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管理等全流程推动企业创新,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依靠信息技术的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3.推进自主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材料创新;全年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研发平台5个以上;化工、医药行业要建立中试基地,作为研发平台的延伸。
(六)增强商会功能,凝聚企业发展
要加强上下衔接、左右协调,切实发挥行业商会在把握商机、抱团成长、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1.主动对接国家和省行业商会、北上广深等先发地区商会、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政策方向,掌握产业动态,在标准制定等方面争取支持;
2.邀请国家级、省级行业商会来我市举办论坛;
3.定期走访会员企业,了解企业发展诉求,积极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合理的要求及建议;
4.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和行业对接会, 联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七)强化金融服务,畅通融资渠道
各地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项目投融资需求。
1.推进首位产业发展基金实质运作,精准投向首位产业项目;持续开展首位产业银企对接和金融培训工作;
2.摸排首位产业企业需求,编制融资需求手册并动态更新,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及时组织兑现《安庆市2018年进一步推动服务业(金融业部分)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等。
3.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等政策;积极推广“税融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用增信融资”等信贷产品;推进新型政银担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无还本续贷业务增长。
4.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省民营企业纾困救助基金、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八)坚持需求导向,构筑扶持体系
各地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政策引导,夯实园区平台,完善人才体系,构建首位产业扶持体系。
1.全面评估首位产业政策成效,走访调研企业,问计、问需于企业,抓紧出台2019年版首位产业专项奖补政策;
2.深化合作共建成果,将空间优势转化为合作发展优势,在政企合作、项目招引、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
3.优化园区空间和产业布局,全面推广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腾挪土地资源专门用于首位产业发展;推进园区“七通一平”基本到位,全面满足项目落地需求;
4.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支持首位产业领域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并按要求参照制定本地首位产业人才政策;围绕首位产业开展紧缺人才招聘,运用政策给予人才补贴,解决工人难招、人才难留的问题。
(九)创优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各地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加快项目落地速度,创优经济发展软环境。
1.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赋权赋能,压缩重点事项审批时限,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手续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2.园区设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开展全程帮办服务;
3.按照“八个一律”标准,减材料减环节,通过“一表申请”等方式,简化企业申请方式;全面实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清单管理制”登记改革,推行企业工商登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4.持续推进“双四”行动、企业“宁静生产日”等工作。
(十)坚持以上率下,统揽全局发展
各地要高度重视首位产业发展,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首位产业各项工作任务负总责。
1.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开展首位产业学习、研究;
2.定期到首位产业企业或项目现场开展指导、服务、督查等工作,加快推动项目实施;
3.每月召开调度会议,研究解决首位产业重大项目招商、重点企业运行、重点项目建设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首位产业集群化、加速度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实施过程管控。各地要围绕首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19年工作任务清单,制定月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通过过程管控推动任务落实。
(二)强化协调调度。市直各指导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工作的协调,推动各地首位产业之间相互促进。适时开展首位产业“回头看、互相看”活动,就首位产业各项工作进行评比、交流。
(三)建立统计体系。市、县(市、区)统计部门根据首位产业分类,建立一套适合首位产业统计需要的统计体系,不仅要涵盖工业,还包括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大数据和大健康产业,按月提供相关数据,为首位产业发展调度、考核提供数据支撑。
(四)加强督查考核。实行“月调度+季度考核+年终考核”制度,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地月度工作计划开展调度,会同市直指导部门按季度对各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认定、考核,并将季度考核结果纳入首位产业年终总考核。
附件: 1.县(市、区)首位产业发展2019年工作任务清单
2.县(市、区)首位产业工作调度表
附件1
县(市、区)首位产业发展2019年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工作内容 |
工 作 任 务 |
完成时限 |
1 |
产业发展规划 |
组建首位产业研究专班。 |
2019年4月底前 |
2 |
每月开展1次首位产业研学活动,就首位产业市场动态、政策动向、技术方向进行全面深入研判。 |
持续推进 |
|
3 |
每月邀请专家顾问、商(协)会、研究机构、规划编制单位就规划中的重点课题开展专业研究活动1次以上。 |
持续推进 |
|
4 |
每月向专业机构、专业杂志、专业网站购买信息和服务1次以上,动态掌握首位产业信息资源。 |
持续推进 |
|
5 |
建立首位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库、首位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库、首位产业发展资料数据库。 |
2019年4月底前 |
|
6 |
专家顾问团队 |
动态调整并优化专家顾问团组成结构,涵盖政策、技术、市场和企业等各类型专家。 |
持续推进 |
7 |
全年发布、认领行业难题和企业问题不少于4个,运用专家顾问掌握的资源解决问题不少于2个。 |
2019年12月底前 |
|
8 |
邀请专家顾问参与首位产业招商引资、规划修订、项目论证、企业培育、研发平台等工作不少于4次。 |
2019年12月底前 |
|
9 |
招商行动计划 |
围绕目标企业、产业链、技术资源,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 |
2019年4月底前 |
10 |
引进一支首位产业领域的行业领军人才或研发团队,推进技术与资本嫁接,建设重大项目。 |
2019年12月底前 |
|
11 |
每半年组织开展招商实务培训不少于1次。 |
2019年12月底前 |
|
12 |
每年举办首位产业招商推介活动不少于4次。 |
2019年12月底前 |
|
13 |
完成市级下达的县(市、区)首位产业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首位产业项目不低于70%。 |
2019年12月底前 |
|
14 |
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年度目标任务且首位产业投资额占比达到60%以上。 |
2019年12月底前 |
|
15 |
龙头企业 |
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县级领导每季度就联系服务企业的6个方面开展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2次以上。 |
持续推进 |
16 |
每季度举办或参加“名企名校行”、“企业家大讲堂”等活动不少于1次。 |
2019年12月底前 |
|
17 |
进一步摸排龙头骨干企业,每个首位产业选择2户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
2019年6月底前 |
|
18 |
完成企业上市报会不少于1家。 |
2019年12月底前 |
|
19 |
全年培育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不少于1个,5亿元以上骨干企业不少于2个。 |
2019年12月底前 |
|
20 |
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年度目标任务且首位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完成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目标任务且首位产业企业数占比达到60%以上。 |
2019年12月底前 |
|
21 |
研发体系 |
下大力气植入与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共建的研发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新增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 |
2019年12月底前 |
22 |
研发平台要协同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课题研究等工作,至少要在1项研发课题上有所突破。 |
2019年12月底前 |
|
23 |
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每年培育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1个以上。 |
2019年12月底前 |
|
24 |
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研发平台5个以上。化工、医药行业要建立中试基地,作为研发平台的延伸。 |
2019年12月底前 |
|
25 |
行业商会 |
每季度对接1次国家和省行业商会、北上广深等先发地区商会、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政策方向,掌握产业动态,在标准制定等方面争取支持。 |
2019年12月底前 |
26 |
每年邀请国家级、省级行业商会来我市举办论坛不少于1次。 |
2019年12月底前 |
|
27 |
每季度走访一次会员企业(不少于5家企业),了解企业发展诉求,积极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合理的要求及建议。 |
2019年12月底前 |
|
28 |
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和行业对接会不少于4次。 |
2019年12月底前 |
|
29 |
产业融资体系 |
推进首位产业发展基金实质运作,本地首位产业基金全年投入首位产业项目不少于1个。 |
2019年12月底前 |
30 |
每季度开展首位产业银企对接和金融培训工作不少于1次。 |
2019年12月底前 |
|
31 |
摸排首位产业企业需求,编制融资需求手册并动态更新。 |
持续推进 |
|
32 |
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至少为3家以上首位产业企业提供转贷、续贷过桥资金。 |
2019年12月底前 |
|
33 |
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等政策。 |
持续推进 |
|
34 |
积极推广“税融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用增信融资”等信贷产品;推进新型政银担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无还本续贷业务增长。 |
持续推进 |
|
35 |
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省民营企业纾困救助基金、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
依据省组织申报时间 |
|
36 |
产业扶持体系 |
全面评估首位产业政策成效,走访调研企业,问计、问需于企业,出台2019年版首位产业专项奖补政策。 |
2019年5月底前 |
37 |
深化合作共建成果,在政企合作、项目招引、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 |
持续推进 |
|
38 |
全面推广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腾挪土地资源专门用于首位产业发展。 |
2019年12月底前 |
|
39 |
推进园区“七通一平”基本到位,全面满足项目落地需求。 |
2019年12月底前 |
|
40 |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支持首位产业领域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制定本地首位产业人才政策。 |
2019年6月底前 |
|
41 |
围绕首位产业每月开展紧缺人才招聘活动不少于1次,运用政策给予人才补贴。 |
持续推进 |
|
42 |
营商环境 |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手续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
持续推进 |
43 |
园区设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开展全程帮办服务。 |
2019年4月底前 |
|
44 |
按照“八个一律”标准,减材料减环节,通过“一表申请”等方式,简化企业申请方式。 |
持续推进 |
|
45 |
全面实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清单管理制”登记改革,推行企业工商登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
持续推进 |
|
46 |
“四送一服”交办问题办理情况规定时限回复报送率达100%,规定时限办结率达100%。 |
2019年12月底前 |
|
47 |
开展“宁静生产日”等工作,有计划、有记录。 |
持续推进 |
|
48 |
“一把手”工程 |
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首位产业学习、研究活动4次以上。 |
2019年12月底前 |
49 |
每月到首位产业企业或项目现场开展指导、服务、督查等工作,加快推动项目实施。 |
2019年12月底前 |
|
50 |
每月召开调度会议,研究解决首位产业重大项目招商、重点企业运行、重点项目建设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2019年12月底前 |
附件2
县(市、区)首位产业工作调度表
县(市)区:(盖章) 主要负责同志签字: 日期:
序号 |
工作 内容 |
牵头 领导 |
主要 责任 部门 |
任务清单 |
|||||||||||
1月份 |
2月份 |
3月份 |
4月份 |
5月份 |
6月份 |
7月份 |
8月份 |
9月份 |
10月份 |
11月份 |
12月份 |
||||
1 |
产业发展规划 |
|
|
1… 2… |
|
|
|
|
|
|
|
|
|
|
|
2 |
专家顾问团队 |
|
|
|
|
|
|
|
|
|
|
|
|
|
|
3 |
招商行动计划 |
|
|
|
|
|
|
|
|
|
|
|
|
|
|
4 |
龙头企业 |
|
|
|
|
|
|
|
|
|
|
|
|
|
|
5 |
研发体系 |
|
|
|
|
|
|
|
|
|
|
|
|
|
|
6 |
行业商会 |
|
|
|
|
|
|
|
|
|
|
|
|
|
|
7 |
产业融资体系 |
|
|
|
|
|
|
|
|
|
|
|
|
|
|
8 |
产业扶持体系 |
|
|
|
|
|
|
|
|
|
|
|
|
|
|
9 |
营商环境 |
|
|
|
|
|
|
|
|
|
|
|
|
|
|
10 |
“一把手”工程 |
|
|
|
|
|
|
|
|
|
|
|
|
|
|
备注:1.对照《县(市、区)首位产业发展2019年工作任务清单》,各地要按条目式填写任务清单一栏,每月任务清单完成情况于下月8日前上报;2.任务清单按月细化分解,要求详实、可操作性强;3.本调度表任务清单填报和完成情况将纳入考核。